-
- 形容细致精密的成语(形容细化精密的成语)
- 形容五一劳动的成语(形容五一劳动节成语)
- 交流不多的成语(形容交流次数少的成语)
- 形容孩子长的很快的成语(形容孩子长的快的成语)
- 描写早晨天气很好的成语(形容早晨的天气的成语)
- 味道不好的形容词(形容味道不怎么样的成语)
- 形容讨厌一个人就讨厌他所有有关的东西的成语(形容很讨厌一个东西的成语)
- 描写荷兰的四字词语(形容荷兰景色的成语)
- 描写皮毛的四字词语(形容皮毛的成语)
- 带水带泥的成语(形容有泥和水的成语)
- 形容一个女人漂亮有气质的成语(形容漂亮有气质的女人的成语)
- 形容女生善良的四字词语(形容善良的女子的成语)
- 第二个字是船的成语(第二个字是舟的成语)
- 形容万分紧急或十分危险的成语(形容危险或紧急情况的成语)
- 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含的两个成语(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成语)
- 古语形容水的美好词语(形容水古典的成语)
- 形容很老的四字成语有哪些(形容形容老的的成语)
- 莀字有什么四字成语(包含鸰字的成语_包含鸰字的四字词语)
- 形容一个人非常有名的四字词语(形容一个人很有名气的四字成语)
- 形容一个男人跳舞好的词语(形容男人跳舞有魅力的成语)
两面三刀,佛口蛇心,口是心非,口蜜腹剑,啖以甘言,嘴硬心软,心口不一,心口如一,心直口快,笑里藏刀,苦口婆心,言不由衷,阳奉阴违。
1、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
释义: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、背后一套;用两面派手法。比喻居心不良。
出处: 元 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,倒说我两面三刀,我搬调你甚的来。”
2、佛口蛇心 fó kǒu shé xīn
释义: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,心肠却极狠毒。
出处: 明 梅鼎祚《玉合记 焚修》:“师父不要骂,动了嗔心,要变白蟒哩。好两个佛口蛇心。”
3、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
释义: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
出处: 晋 葛洪《抱朴子 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
4、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
释义: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;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。形容嘴甜心狠;阴险毒辣。
出处: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尤忌文学之士,或阳与之善,啖以甘言而阴陷之。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
5、啖以甘言 dàn yǐ gān yán
释义:啖以甘言 啖:引诱;甘:甜。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
出处: 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孙权》:“啖以甘言,效其珍物,有求则从,惟恐少拂其意。”
6、嘴硬心软 zuǐ yìng xīn ruǎn
释义:嘴硬心软 嘴上不服软,心里却认输。指人嘴好强
7、心口不一 xīn kǒu bù yī
释义: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。形容人的虚伪、诡诈。
出处: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2回:“我是这们个直性子,希罕就说希罕,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。”
8、心口如一 xīn kǒu rú yī
释义:心口如一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。形容诚实直爽。
出处: 宋 汪应辰《题续池阳集》:“由是观世之议论,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,未必心以为是,使士大夫心口如一,岂复有纷纷之患哉!”
9、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
释义: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;有话就说。直:直爽。
出处: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10、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
释义: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;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。藏:隐藏。
出处: 《旧唐书 李义府传》:“既处权要,欲人附己,微忤意者,辄加倾陷。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,又以其柔而害物,亦谓之‘李猫’。”
11、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
释义:苦口婆心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
出处: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》:“问:‘学人根思迟回,乞师曲运慈悲,开一线道。’师曰:‘遮个是老婆心。’”
12、言不由衷 yán bù yóu zhōng
释义:言不由衷 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;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;指心口不一。
出处: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 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
13、阳奉阴违 yáng fèng yīn wéi
释义:阳奉阴违 阳:表面;奉:奉行;遵守;阴:背后;暗里;违:违背。表面上遵从;暗地里违背。
出处: 明 范景文《革大户行召募疏》:“如有日与胥徒比,而阳奉阴违,名去实存者,断以白简随其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