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形容有光的词语(形容光线带光的成语)
- 形容女子美貌的成语的四字成语(形容女子相貌美丽的成语)
- 形容工资很少的四字词语(形容工资少的成语有哪些)
- 动物形容人的词语三个字(用动物形容人的三字成语)
- 形容不可能完成的事的成语(形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成语)
- 学子感恩父母成语(毕业感恩父母的成语)
- 形容作风优良的四字词语(形容作风好的成语)
- 伟大功绩是四字词语吗(形容伟大的功绩是什么成语)
- 形容山高水长的词语(形容山高水远的成语)
- 表示说脏话的词语(形容说脏话的成语)
- 带有稻的成语(包含稻字的成语_包含稻字的四字词语)
- 形容木质好的成语(形容木材的强度的成语)
- 形容耳朵漂亮的四字词语(形容耳朵好看的4字成语大全)
- 形容力量巨大的成语是什么(形容力量大的成语)
- 描写夏天凉风的成语(形容夏天凉爽的风的成语)
- 用一个词语形容满池的荷花(形容荷花满池的成语)
- 形容超出预期效果的成语(形容超出预期的成语)
- 关于有个性的词语(有个性还有什么成语来形容)
- 形容守规则的四字词语(形容规矩守法的成语)
- 比喻星星多的四字成语(什么四字成语可以形容星星比较多)
三人行,必有我师,三思而后行,三思而行,三省吾身,不可收拾,不悱不发,不由自主,不耻下问,举一反三,久而久之,乐以忘忧,反复推敲,发愤忘食,名正言顺,后生可畏,君子固穷,君子成人之美,季孙之忧,察言观色,当仁不让,成事不说,成人之美,操纵自如,敏而好学,既往不咎,昏天黑地,杀身成仁,毫不迟疑,精益求精,老之将至,见贤思齐,触类旁通,过犹不及,阿谀奉承,饱食终日,不愤不启,名不正则言不顺,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不知老之将至,默而识之。
1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 sān rén xíng,bì yǒu wǒ shī
释义:三人行,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2、三思而后行 sān sī ér hòu xíng
释义:三思而后行 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经过反复考虑,然后再去做。
出处: 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
3、三思而行 sān sī ér xíng
释义:三思而行 三:再三;表示多次;思:考虑;行:行动。经过反复考虑;然后再去做。指做事慎重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'再,斯可矣。'”
4、三省吾身 sān shěng wú shēn
释义:三省吾身 省:检查,反省。身:自身。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。一说一日反省三次。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。亦作“吾日三省”。
出处: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’”
5、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
释义:不可收拾 收拾:整理。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;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出处: 唐 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泊与淡相遭,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拾。”
6、不悱不发 bù fěi bù fā
释义:不悱不发 悱: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。发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
出处: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
7、不由自主 bù yóu zì zhǔ
释义: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。指控制不住自己。
出处: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1回:“我也不很记得了。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,倒象有什么人,拉拉扯扯,要我杀人才好。”
8、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
释义:不耻下问 不耻:不以为耻辱;下问:降低身份请教别人。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。形容虚心求教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下问,谓凡在己下者。”
9、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
释义:举一反三 反:类推。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。比喻善于学习;能够由此及彼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10、久而久之 jiǔ ér jiǔ zhī
释义:久而久之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。
出处: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28回:“万一多嘴多舌,露出话来,人家一个年轻娃子,知他性情怎样的?久而久之,慢慢知晓便罢。”
11、乐以忘忧 lè yǐ wàng yōu
释义: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。”
12、反复推敲 fǎn fù tuī qiāo
释义:反复推敲 多次捉摸,选择最佳方案
出处: 《诗话总龟》:“贾岛初赴举,在京师,一日,于驴上得句云:‘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’又欲着‘推’字,炼之未定。”
13、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
释义: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奋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14、名正言顺 míng zhèng yán shùn
释义:名正言顺 名正:名义或名分正当;言顺:道理讲得通。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;逆理也讲得通。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。
出处: 春秋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。”
15、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
释义:后生可畏 后生:青年人;后辈;畏:敬畏、佩服的意思。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;是可敬服的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。”
16、君子固穷 jūn zǐ gù qióng
释义:君子固穷 君子:有教养、有德行的人;固穷:安守贫穷。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,不失节操。
出处: 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
17、君子成人之美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
释义: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:指品格高尚的人;成:成全,帮助;美:好事。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
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”
18、季孙之忧 jì sūn zhī yōu
释义:季孙之忧 季孙:鲁国大夫;忧:忧患。指内部的忧患。
出处: 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19、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
释义:察言观色 察;观:仔细看;言:话;色:脸色。琢磨别人说的话;观察人的脸色。以揣度对方的心意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,察言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”
20、当仁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
释义: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21、成事不说 chéng shì bù shuō
释义:成事不说 说:解说。原指事情已成,不要在解说;后指事情已过,不要再解说。
出处: 《论语 八佾》:“子闻之曰:'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'邢昺疏:'事已成不可复说也。'
22、成人之美 chéng rén zhī měi
释义:成人之美 成:成全;帮助;美:好事。成全别人的好事。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”
23、操纵自如 cāo zòng zì rú
释义:操纵自如 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,毫无阻碍。
出处: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一回:“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,他驾驶的情状,亦有操纵自如之妙。”
24、敏而好学 mǐn ér hǎo xué
释义:敏而好学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
出处: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25、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
释义:既往不咎 既:已经;往:过去;咎:责备。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26、昏天黑地 hūn tiān hēi dì
释义:昏天黑地 昏:黑暗。指天色漆黑;不能辨别方向。也形容昏昏沉沉;神志不清;糊里糊涂。
出处: 元 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二折:“没人将我拘管收拾,打秋千,闲斗草,直到个昏天黑地。”
27、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
释义:杀身成仁 身:自己;杀身:舍生;成:成全;成就;仁:仁德;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。原指牺牲生命;成全仁德。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28、毫不迟疑 háo bù chí yí
释义:毫不迟疑 毫:一点儿。一点儿也不迟疑
出处: 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。”
29、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
释义:精益求精 精:完美;益:更加。已经十分美好了;还要求更加美好。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;没有止境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学而》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”宋 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复磋之;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复磨之,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”
30、老之将至 lǎo zhī jiāng zhì
释义:老之将至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。
出处: 宋·陈亮《谢胡参政启》:“少不如人,所向墙壁;老之将至,乃罣网罗。”
31、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
释义:见贤思齐 贤:有才德的人;齐;看齐。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32、触类旁通 chù lèi páng tōng
释义:触类旁通 触类: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;旁通:互相贯通。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;就可以由此及彼;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。
出处: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
33、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
释义:过犹不及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;都是不好的。指做事要恰如其分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子贡问:‘师与商也孰贤?’子曰:‘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’曰:‘然则师愈与?’子曰:‘过犹不及。’”
34、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
释义:阿谀奉承 阿谀:用好听的话讨好人;奉承:恭维;讨好。巴结拍马;说恭维人的话;向人讨好。
出处: 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
35、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
释义:饱食终日 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得饱饱的;指无所作为。
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子曰: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’”
36、不愤不启 bù fèn bù qǐ
释义:不愤不启 愤: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。启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
出处: 《论语·述而》:"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"
37、名不正则言不顺 míng bù zhèng zé yán bù shùn
释义:名不正则言不顺 名:名分;顺:合理。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,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。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,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。
出处: 《论语·子路》:"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。"
38、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 chéng shì bù shuō,suì shì bù jiàn
释义: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 说:言论;遂:完成;谏:劝说。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,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。含既往不咎之意。
出处: 《论语·八佾》:"子闻之曰:‘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’"邢昺疏:‘事已成不可复说也。’
39、不知老之将至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
释义: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。形容人专心工作,心怀愉快,忘掉自己的衰老。
出处: 《论语·述而》:"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"
40、默而识之 mò ér shí zhī
释义:默而识之 默:不语,不说话。识:记。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。
出处: 《论语·述而》:"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