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比喻忘记过去的成语(形容忘记过去成语)
- 形容无从下手的近义词(形容无从下手的成语)
- 形容女子有才气质的词语(形容有才气的女生成语)
- 形容女性温柔的四字词(形容女性温柔成语)
- 形容很彻底的四字词语(形容彻底的成语怎么说)
- 形容物体破烂不堪的词语(形容东西破烂不堪的成语)
- 反义词的成语四个(反义词的成语大全)
- 欢快的聚在一起成语(形容欢乐的聚集在一起的成语)
- 形容都是好东西的成语(形容是好东西的成语)
- 八月十五形容月亮的词(八月十五的月亮成语)
- 吃了还想再吃的成语有哪些(形容吃了还想再吃的成语)
- 表示路途很远的四字词语(形容路途走得远的成语)
- 形容女性坚强有韧性的成语(形容女人坚韧的成语)
- 形容尽心尽力的四字词有哪些(形容一个人尽心尽力的成语)
- 表示开玩笑的四字词语(形容开玩笑的说成语)
-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大全(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)
- 形容物品很多的四字词语有哪些(形容物品很多的什么成语成语)
- 声音婉转动听的成语(形容声音婉转好听的成语)
- 形容文章内容精彩的成语(形容文章描写精彩的成语大全)
- 形容马在奔跑的词语(形容马开始奔跑的成语)
不共戴天,你死我活,冤家路窄,分庭抗礼,势不两立,勃然大怒,咬牙切齿,大打出手,必争之地,怒目而视,拳打脚踢,敌国外患,斩草除根,方枘圆凿,格格不入,法家拂士,深仇大恨,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,血海深仇,誓不两立,针锋相对,水火不容。
1、不共戴天 bù gòng dài tiān
释义:不共戴天 共:共同;戴:顶着。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。形容仇恨极深;誓不两立。
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父之仇,弗与共戴天。”
2、你死我活 nǐ sǐ wǒ huó
释义:你死我活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。形容双方斗争尖锐;不能共存。
出处: 元 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一折:“世俗人没来由,争长竞短,你死我活。”
3、冤家路窄 yuān jiā lù zhǎi
释义:冤家路窄 冤家:仇人。仇人在狭路上相遇;来不及回避。
出处: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真是冤家路窄,今日一命讨了一命。”
4、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
释义:分庭抗礼 庭:庭院;抗:对等;相当;抗礼:行平等的礼。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;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;以平等地位相待。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;不分上下。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、闹独立。
出处: 庄周《庄子 渔父》:“万乘之主,千乘之君,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。”
5、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
释义:势不两立 两立:并存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
出处: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一》:“楚强则秦弱,楚弱则秦强,此其势不两立。”
6、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
释义:勃然大怒 勃然: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。形容突然变脸;发起脾气来。
出处: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
7、咬牙切齿 yǎo yá qiè chǐ
释义:咬牙切齿 切齿:咬紧牙齿;表示痛恨。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。
出处: 元 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二折:“为甚事咬牙切齿,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。”
8、大打出手 dà dǎ chū shǒu
释义:大打出手 “大打出手”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;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;同时与几个人对打;互相投掷、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。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(大:表示程度、规模之甚)。
出处: 许涤新《周总理战斗在重庆》:“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,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,警察、宪兵、便衣、特务,纷纷出动。”
9、必争之地 bì zhēng zhī dì
释义: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。
出处: 《周书 王悦传》:“白马要冲,是必争之地。今城守寡弱,易可图也。”
10、怒目而视 nù mù ér shì
释义:怒目而视 怒目:瞪着发怒的眼睛;视:看。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。
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林冲、杨志怒目而视,有欲要发作之色。”
11、拳打脚踢 quán dǎ jiǎo tī
释义:拳打脚踢 用拳打,用脚踢。形容痛打。
出处: 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我便拳撞脚踢,也不怕他不死。”
12、敌国外患 dí guó wai huàn
释义:敌国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。
出处: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
13、斩草除根 zhǎn cǎo chú gēn
释义:斩草除根 斩:砍断;斩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祸根;不留后患。
出处: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……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14、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
释义:方枘圆凿 枘:榫头;圆凿:圆榫眼;卯眼。方形的榫头;圆形的卵眼。比喻格格不入、不相容、不适宜。
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持方枘欲内圜凿,其能入乎?”
15、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
释义: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;不相容。格格:阻碍;隔阂。入:融洽。
出处: 清 袁枚《寄房师邓逊斋先生》:“以前辈之典型,合后来之花样,自然格格不入。”
16、法家拂士 fǎ jiā bì shì
释义:法家拂士 拂:通“弼”。法家:明法度的大臣;拂士:辅弼之士。指忠臣贤士。
出处: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
17、深仇大恨 shēn chóu dà hèn
释义:深仇大恨 极深极大的仇恨。
出处: 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:“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。”
18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
释义: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忧患:患难。忧患使人勤奋,因而得生;安乐使人怠惰,因而萎靡致死
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。”
19、血海深仇 xuè hǎi shēn chóu
释义:血海深仇 形容仇恨极大、极深。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。
出处: 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,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。”
20、誓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
释义:誓不两立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。形容双方仇恨极深。
出处: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4回:“瑜曰:'吾与老贼誓不两立!'孔明曰:'事须三思,免致后悔。'”
21、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
释义:针锋相对 针锋:针尖。针尖对针尖。比喻双方的意见、观点、策略、行动等尖锐的对立。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、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、措施。
出处: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25卷:“夫一切问答,如针锋相投,无纤毫参差。”
22、水火不容 shuǐ huǒ bù róng
释义:水火不容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,根本不相容。比喻二者对立,绝不相容。
出处: 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慎微》:"且夫邪之与正,犹水与火,不同原,不得并盛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