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】: 十二诸侯
【成语拼音】: shí èr zhū hóu
【是否常用】: 一般成语
【结构类型】: abcd
【繁体字形】: 十二諸侯
成语十二诸侯意思
解释: (1).指 春秋 时 鲁 、 齐 、 晋 、 秦 、 楚 、 宋 、 卫 、 陈 、 蔡 、 曹 、 郑 、 燕 十二诸侯国。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中记 共和 元年(公元前841年)到 周敬王 四十三年(公元前477年)间 周 、 吴 与十
十二诸侯成语接龙: 十二诸侯 --> 侯服玉食 --> 食不暇饱 --> 饱练世故 --> 故弄虚玄 --> 玄圃积玉 --> 玉柱擎天 --> 天资卓越 --> 越甲鸣君 --> 君子之交接如水 --> 水鱼之交 --> 交洽无嫌 --> 更多
【成语】: 十二诸侯
【成语拼音】: shí èr zhū hóu
【是否常用】: 一般成语
【结构类型】: abcd
【繁体字形】: 十二諸侯
成语十二诸侯意思
解释: (1).指 春秋 时 鲁 、 齐 、 晋 、 秦 、 楚 、 宋 、 卫 、 陈 、 蔡 、 曹 、 郑 、 燕 十二诸侯国。
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中记 共和 元年(公元前841年)到 周敬王 四十三年(公元前477年)间 周 、 吴 与十
十二诸侯成语接龙: 十二诸侯 --> 侯服玉食 --> 食不暇饱 --> 饱练世故 --> 故弄虚玄 --> 玄圃积玉 --> 玉柱擎天 --> 天资卓越 --> 越甲鸣君 --> 君子之交接如水 --> 水鱼之交 --> 交洽无嫌 -->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