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】: 三年之艾
【成语拼音】: sān nián zhī ài
【感情褒贬】: 中性成语
【结构类型】: 偏正式成语
【形成年代】: 古代成语
【繁体字形】: 三年之艾
【英文翻译】: Three year's wormwood
成语三年之艾意思
解释: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。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,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。
出处: 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语法: 三年之艾作宾语;用于劝诫人
三年之艾成语接龙: 三年之艾 --> 艾发衰容 --> 容膝之安,一肉之味 --> 味同嚼蜡 --> 蜡丸帛书 --> 书缺简脱 --> 脱头脱脑 --> 脑瓜不灵 --> 灵心巧手 --> 手到拿来 --> 来之不易 --> 易口以食 --> 更多
【成语】: 三年之艾
【成语拼音】: sān nián zhī ài
【感情褒贬】: 中性成语
【结构类型】: 偏正式成语
【形成年代】: 古代成语
【繁体字形】: 三年之艾
【英文翻译】: Three year's wormwood
成语三年之艾意思
解释: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。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,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。
出处: 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语法: 三年之艾作宾语;用于劝诫人
三年之艾成语接龙: 三年之艾 --> 艾发衰容 --> 容膝之安,一肉之味 --> 味同嚼蜡 --> 蜡丸帛书 --> 书缺简脱 --> 脱头脱脑 --> 脑瓜不灵 --> 灵心巧手 --> 手到拿来 --> 来之不易 --> 易口以食 -->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