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】: 折笄之杖
【成语拼音】: zhé jī zhī zhàng
【是否常用】: 一般成语
【结构类型】: abcd
【繁体字形】: 折笄之杖
成语折笄之杖意思
解释: 笄:簪子。折断簪子的棍棒。比喻对晚辈进行严厉的教训。
出处: 《国语·晋语五》:"武子怒曰:‘大夫非不能也,让父兄也。尔童子,而三掩人于朝。吾不在晋国,亡无日矣。’击之以杖,折委笄。"
示例: 老臣过庭之训,多谢古贤,折笄之杖,有愧前达。(南朝·陈·徐陵《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》)
折笄之杖成语接龙: 折笄之杖 --> 杖钺一方 --> 方便门 --> 门无杂客 --> 客随主便 --> 便辞巧说 --> 说说而已 --> 已归道山 --> 山崩地裂 --> 裂裳裹足 --> 足足有余 --> 余膏剩馥 --> 更多
【成语】: 折笄之杖
【成语拼音】: zhé jī zhī zhàng
【是否常用】: 一般成语
【结构类型】: abcd
【繁体字形】: 折笄之杖
成语折笄之杖意思
解释: 笄:簪子。折断簪子的棍棒。比喻对晚辈进行严厉的教训。
出处: 《国语·晋语五》:"武子怒曰:‘大夫非不能也,让父兄也。尔童子,而三掩人于朝。吾不在晋国,亡无日矣。’击之以杖,折委笄。"
示例: 老臣过庭之训,多谢古贤,折笄之杖,有愧前达。(南朝·陈·徐陵《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》)
折笄之杖成语接龙: 折笄之杖 --> 杖钺一方 --> 方便门 --> 门无杂客 --> 客随主便 --> 便辞巧说 --> 说说而已 --> 已归道山 --> 山崩地裂 --> 裂裳裹足 --> 足足有余 --> 余膏剩馥 --> 更多